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资讯 > 正文
“冬病夏治”开启!海南中医:贴敷后轻度瘙痒为正常反应
来源:南海网 发布时间2023-07-11 18:29:04    


【资料图】

新海南客户端、南海网7月11日消息(记者王洪旭 实习生王玥彤)7月11日,我国正式入伏,进入长达40天的“三伏天”。根据中医理论,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,同时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,正是“冬病夏治”的好时机。当天上午,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举行首届“冬病夏治” 中医养生文化节,吸引不少市民参与“冬病夏治”。

7月11日,入伏第一天,市民到医院贴三伏贴。王铁石 摄

现场,该医院中医专家进行八段锦现场教学、中医专家体质辨识、中医养生知识宣讲、2023年三伏贴(初伏)、中医自然疗法推广等,并为前来咨询的市民进行辨证论治,制定个性化的“冬病夏治”调理方案,同时普及中医药法、中医“治未病”理念及养生保健等知识,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保健意识和生活习惯。

海口市民符女士肩颈疼痛,在该医院连续2年贴三伏贴,“贴后疼痛改善了,今年再来贴一下。”

什么是“冬病夏治”?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王高岸表示,“冬病夏治”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”,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中“长夏胜冬”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。主要是乘伏天阳气最旺盛、人体经络疏松之时,通过中医治疗手段(如艾灸、针刺、敷贴等方法),驱使体内风、寒、湿邪外出,从而调节人的腑脏功能,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,达到标本兼治、预防保健的目的。但是,感冒发烧者、恶性肿瘤患者、强过敏体质者、肺结核活动期患者、支气管扩张患者、孕妇、3岁以下的儿童,以及患有感染性疾病、阴虚火旺者,不宜进行“冬病夏治”。

7月11日,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举行首届“冬病夏治”中医养生文化节。王铁石 摄

王高岸表示,在贴敷的过程中,患者一定要注意皮肤的反应,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色素沉着,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,不影响疗效;由于个体差异,个别病人敷贴后局部皮肤瘙痒难忍、短时间即起泡伴有烧灼感,此时应揭去敷贴,同时注意不要抓挠患处,对于水泡较大者,需要到医院就医。

王高岸提醒,海南夏季天气炎热、气温高,要注意防中暑,尽量不在室外长时间活动。夏季饮食,要多摄入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山药、芝麻、鸭肉、甘蔗等,平时还可以用百合、沙参等滋阴润肺的中药材泡水、熬粥或煲汤,同时饮食要清淡,避免出现胃肠不适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